2018年5月3-5日,由上海茂發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和北京茂發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5屆中國國際新風系統與空氣凈化產業博覽會暨高峰論壇(簡稱:CAPE 2018中國凈博會)”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1館盛大舉行。
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主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戴自祝在5月4日下午的“環保治理升級,新風行業如何破局”——2018中國新風凈化產業峰會論壇中對室內空氣質量新國際標準ISO17772-2017進行了解讀。
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主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戴自祝
據5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瑞士日內瓦發布的最新全球空氣質量數據庫顯示,每年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會導致全球大約700萬人死亡,而中國每年有將近200萬人因環境和室內空氣中的顆粒物造成的污染而死亡。在這些死亡中,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6年有超過一百萬人死于環境空氣污染,而由于使用非清潔燃料和技術烹飪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導致了同期另外將近一百萬人的死亡。
大約有5.5億人,即40%的中國人口的家庭仍然使用非清潔燃料(煤、木材、木炭、糞便、農作物殘渣或煤油)和烹飪技術,這些都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并會對婦女和兒童造成更大的疾病風險,健康的居住環境也是保證人們生活的基礎保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所謂“健康”就是指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而不是單純指疾病或體弱。健康住宅是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類居住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滿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會多層次的需求,為居住者營造一處健康、安全、舒適和環保的高品質住宅和社區。在住宅內和住區的居住環境兩方面,不僅包括與居住相關聯的物理量值,諸如溫度、濕度、通風換氣、噪音、光和空氣質量等,而且還應包括主觀性心理因素值:諸如平面空間 布局、私密保護、視野景觀、感官色彩、材料選擇等,回歸自然,關注健康、關注社會,制止因住宅而引發的疾病,營造健康。
自從2014年向空氣污染宣戰之后,中國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新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的環境PM2.5的年均暴露濃度下降到了48.8μg/m3,與上一次報告相比下降了17%。然而,要達到世衛組織建議的低于10μg/m3,仍然任重道遠。我們需要創建一個滿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室內清新、健康、友好的環境。但這往往因為法規、經濟性和美觀等方面的過多考慮而被忽視。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健康”和“節能”的要求都是要滿足的,但又是相互矛盾的。如何取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明確定義設計參數,這經常導致預期和實際性能之間的差距,并對建筑最終是否滿足客戶需求產生疑問。一些參數提出了冬季或夏季溫度,但沒有說明偏差或必須進行溫度測量的地區。
針對室內環境的方方面面,有數百個有用的標準、指南和實用手冊。但是,一些建筑并不能保證完全符合這些標準的所有細節參數,一個基本參數是必要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出臺室內環境品質新標準ISO17772-2017,整合了所有室內環境品質(IEQ)的主要要求。
ISO17772-2017提出的IEQ參數要求包括:溫度、室內空氣品質、照明和噪聲,并規定了如何為環境設計建立這些參數。它還初步制定了能效性能計算的通用基礎,但主要作為IEQ的基本標準。該標準適用于人類活動的室內環境和生產或工藝不會對室內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建筑。它包括針對區域熱舒適因素、通風、給排水、不對稱輻射溫度、垂直空氣溫差和地面溫度的設計標準。它還規定了標準能效計算中的人員活動表和針對室內環境的不同標準級別。該標準也可用于國家能效計算方法。它基于現有標準和報告制定室內環境標準。
該標準定義了室內環境品質(IEQ)的4個級別:
IEQi:高期望水平,也可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敏感和弱勢人群,如殘疾人、病人、嬰幼兒和老人等。
IEQii:正常期望水平。
IEQiii:可接受的、適度的期望水平
IEQiv:低期望水平。該級別僅適用于一年中的特定時期。
在大多數環境中,當氣流速度低于0.2 m/s,該標準中的溫度通常指“操作溫度”,即建筑中空氣溫度和輻射溫度的平均值。自適應溫度,即通過過去7天經外部溫度修正的用戶可接受溫度,也被認為與無機械制冷空間有關。
新國際標準ISO17772-2017的內容很豐富,下面僅對該標準中與空氣質量相關的內容作簡要分享:
戴老師指出,新國際標準ISO17772-2017的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
ISO17772-2017與其他標準相比,面目一新,內容豐富,值得學習和借鑒;
室內空氣質量表示方法,基于室內污染還是基于健康舒適;
先污染再治理?還是目標管理。管理還是治理雖然一字之差,但是管理是主動的,治理則要被動得多;
空氣質量的設計采用通風率的方式,與建筑物的能源管理聯系起來,并且便于進行室內空氣質量的評價和預評價;
空氣質量與熱環境、采光照明、噪聲等環境因素綜合,作為IEQ的基本標準。初步制定了能效性能計算的通用基礎。
分級與居住者的期望水平相關。“中等”即為一般級別水平。對于有特殊需求的居住者(老幼殘等),宜選取更高級別。較低級別水平不會導致健康風險,但會降低人員舒適性。
目前國內對室內空氣質量評價方法尚未建立統一標準。各部門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標準,加上單項的、衍生的標準數量有幾十個。但是主要還是“限值”標準,適用于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評價。不便于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管理和對建筑設計進行指導。有的標準已經多年未修訂,急需補充新的內容。
近年來,由于“霧霾”的推動,已經制定了一批空氣凈化器和新風系統的評價、設計標準,對提升室內空氣質量起到很好的作用。最近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為了規范學校室內空氣質量,保障學生的健康,制定了關于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系列標準。有關部門也頒布的綠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評價標準。這些標準已經涉及到室內空氣質量的管理和設計施工等方面。
希望國家對室內空氣質量立法,以指導和規范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執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于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新《標準化法》賦予了團體標準法律地位,國家開始鼓勵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增加標準有效供給,還應建立建筑、材料等各類數據庫,為標準規范提供完整的數據資源,積極開展室內空氣質量的評價與預評價。
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積極響應了國家《標準化法》的改革,從2015年開始,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與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合作,組織相關單位和專家提出了制定系列團體標準的立項申請,截至目前已立項團體標準17項,已完成T/CAQI 9-2016《商用空氣凈化器》、T/CAQI 10-2016《新風凈化機》、T/CAQI 25-2017《新風凈化系統施工質量驗收規范》、T/CAQI 26-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測試方法》、T/CAQI 27-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規范》、T/CAQI 28-2017《中小學新風凈化系統設計導則》、T/CAQI 29-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管理指南》、T/CAQI 30-2017《中小學新風凈化系統技術規程》、T/CAQI 31-2017《室內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技術要求》九項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
戴老師指出,行業的發展和革新,仍須長期堅持和大家共同的努力。